欢迎访问茶叶咖啡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建设   >   正文

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13

一、专业建设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指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以下简称“《国标》”)和《普洱学院十三五规划》,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服务地方,知农爱农、强农兴农高水平人才。

(二)规划思路

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应用实践能力,更好地践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服务地方能力,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重视专任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结构的建设。目标是引进园艺植物栽培、产品加工、育种方向博士人才3人以上,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5人以上,从而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和队伍保障。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各专业综合评价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2个专业入选省和国家“双万计划”,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具体目标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贯彻产出导向(OBE)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从而兼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2)以课程为中心,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应用型课程质量,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根据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情况,新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并加强自编教材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办学影响力和声誉

3)加强校企合作,逐年新增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与相关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制定联合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4)积极引进人才,与其他高校、企业实行人才共享,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6)培养德才兼备,兼有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高素质毕业生,不断提高办学声望。

二、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园林专业

推行园林专业向高技能型、应用型纵深发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双师型比例,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合专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加强同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结合,形成有地域特色、省内前列、影响东南亚的园林专业。

具体措施如下:

1.形成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学校办学类型转型的实际、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构建满足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2.继续深化“3+1”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合作,在实习实训、开设课程、完成论文、考研指导、开展科研项目,共同促进就业等方面加深合作。在同现有科研单位、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合作培养的基础上,扩大行业企业规模和类型,巩固“3+1”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果。

3.改革教学方式,健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探索实施“大小学期”制度,集中进行实习实践教学;积极参加省内外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工程模型实习基地、园林材料展示室与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建设。探索团队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依托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建设,组建专业数据库。构建学生能力与知识考核相结合,全程性、综合性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4.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定期选派专业教师至合作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岗位轮换,提高教师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经验,引进行业高技能人才作校外“专业带头人”,参与教学、教改过程。坚持把日常工作抓成规范,在规范中抓创新,在创新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抓特色。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活动中的职能作用。

5.积极探索校外合作,提升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

加强同东南亚高校的交流合作,拓展国际招生、国际留学区域,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加强与知名园林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实习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积极参与普洱学院与普洱市共同举办的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为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二)农学专业

1. 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来具体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学术水平的高低,知识面和技能面的深度、广度,治学的作风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只有一批事业心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是专业建设中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

1)在“十四五”期间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农学学科专业人才,使农学专业教师达到15人(比《国标》规定的“承担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12人”的要求略高),且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高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50%

2)通过攻读学位、国内外进修和访问交流、引进等形式,培养2-3名学术造诣比较高的学科带头人。

3)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交流锻炼,五年内5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都通过“双师”“双能”型认定。 农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教学时需从生产实践中搜集素材,教学设计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教学过程应着眼于当地农业产业。虽然农学专业的专任教师都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但均接受的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术标准教育,往往一毕业便入校当教师,上学时多潜心于某一领域的研究,而且没能较好地身体力行地从事专业生产实践活动。部分教师在学生时代对经济社会和行业生产了解甚少(尤其是外地引进的教师是对普洱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社会现状了解不多),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偏低,有的教师对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其要求、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知之甚少。由于校内专任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经历不足而导致知识点空缺,造成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所以必须鼓励中青年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锻炼,获取生产一线的一手教学素材,了解行业标准和企业人才需求。

4)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探索同一门课由校内专任教师和外聘兼任教师共同任课—— “专兼协同”的新型教学模式。即让校内专任教师理论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与校外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较强的优势互补。解决校内专任教师知行分离与外聘兼任教师难以承担整门课程授课任务的矛盾,利于师资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互补,以培养更加符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

农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现代作物育种学、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学校、科研院所、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之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 课程建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课程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也是当前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意义的短板、瓶颈和关键所在。五年内建设3-4门校级 “一流课程”,争取获批1-2门省级“一流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设立课程体系,最终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最终要由课程教学内容来实现。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重视实践教学,精心设计实践操作项目,加强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产出导向”与行业或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实现校方与行业或企业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

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为例,在“十四五”期间考察了解熟悉普洱本地的大宗作物及特色作物,结合本地地理资源、自然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社会生产力及生产习惯等实际情况,设计和改革这两门课程教学及实验实践的途径。突出以本土作物为主要出发点的课堂教学及实习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内容及实践内容落到实处,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拿来就用。以本地主要经济作物,如茶叶、咖啡、烟草、中药材等为基础,讲授相关栽培学基本理论知识,同时结合现代栽培技术,扩展学生知识层面,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研究栽培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为发展本地新的栽培管理方法提供保证。结合本地讲授耕作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动脑,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训练学生的作物分析、布局能力,促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耕作制度的建立、完善及验证方法、熟练掌握土壤用养结合的技术体系,土壤保护与水肥的技术体系等,从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土壤使用理念。

4. 科研教改

在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的同时,大力开展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实践。要重点研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课、实验课、课程实习、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编写高质量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重点推进新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做好各级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五年内争取获批校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 做好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充分发挥博士的优势,在目前有2项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在五年之内再有突破。积极发表科研教改论文,专任教师团队每年发表文章不低于5篇。

5. 条件建设

通过专业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重点建设作物综合实验室和本科生实习基地。作物综合实验室的设备要先进并有足够的运行经费,使学生能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学校划分固定的农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符合新时代新农科人才培养需要的设施大棚,至少满足《国标》规定的平均每个班拥有不小于667平方米实习大田(或大棚)的要求,并招聘专门的校内实习基地管理人员。继续深入与云南英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和地方企业、市县区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五年内再签订10家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单位,使学生通过实习既能学到生产技术和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推动当地农业科学的发展。

(三)茶学专业

1.完成专业结构和方向调整

根据茶业产业的发展及结构调整情况、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专业近年来招生、报到及就业情况,“十四五”期间我院以质量提高、内涵建设为主线,做大做强茶学专业的示范地位,加快茶学专业建设。到2023年,茶学专业数达到(茶学、茶艺茶道)2个本科方向,在校生规模达到300人,形成以茶学专业多方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2.实现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探索形成“143”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个全程”。茶学专业能力和分方向能力培养全程化。“四段培养”。第一阶段是前三个学期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学习,完成本科茶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第二阶段是第四、五学期的专业方向学习,设置5个专业特色科目;第三阶段是第六学期开展为期5个月的岗位实习;第四阶段是第七、八学期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三线育人”。构建本专业“三线育人”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相互协调,培养应用型人才。

2)实行“三证书”制度。茶学专业实行“三证书”制度,是茶学专业培养模式的重要特色。高级茶艺师资格证书、评茶员资格证书或其他职业技能证书是学生毕业上岗的通行证,学生只有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茶艺师资格证书、评茶员资格证书才算合格。

3.做好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数量足、质量高、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办好专业的根本保证。通过引进人才和培养现有教师两条途径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23年建设成一支能够适用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使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教师茶叶加工、茶树栽培育种实践能力的锻炼。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优秀茶叶科研院所、茶叶企业进行学习和工作,获取茶叶加工、茶树栽培育种技术经验,构建“双师型”保障系统。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①青年教师进校后,首先到实验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锻炼,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②根据校企合作协议,派遣在职教师定期去生产第一线工作;③鼓励教师通过培训考试获得茶业行业的中、高级茶艺师资格证书或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学历和职称高、经验丰富的茶学技术人才来我院兼课或讲座,到2023年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含实践指导教师)的比例达65%,其中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兼职教师的45%以上。

2)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在岗进修、脱产进修,到国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培养或引进12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到2025年,新增加高级职称教师1人,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到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达到6人。

3)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教师带领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增强学生栽培、育种、加工、茶艺、品鉴实践能力。坚持教学督导制和领导听课制,利用多种形式督促和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学岗位,提高教学质量。

4)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高层次学科、学术带头人。分别围绕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学术团队,形成以学术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5)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并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努力创造条件,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合作培养关系,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赴国外进修和从事科研项目合作研究,力争使本专业30%以上的教师具有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能力或经历。

6)建设和优化教学团队,要求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4.做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立足点,以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参照,高起点进行课程建设。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重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梯队建设相辅相成,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1)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模块化教学改革,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构建覆盖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利用模块所具有的能力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可重组性,非重复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实现对原有课程的整合优化。

以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要求,通过打破课程之间界限,整体构建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相关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使每个模块对应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通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将传统的人才培养“以知识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

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设置模块教学内容

针对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将传统的课程改造为面向特定能力培养的“模块”。同时,整合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实现模块教学内容的非重复性。另外,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发和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课程模块。

融合多种教学形式,紧密衔接理论和实践教学

通过将课堂教学、研讨、项目、实验、练习、第二课堂和自主学习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引入模块化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茶学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

2)进行教材建设

本着“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进行教材建设。采取教材选用和自主编写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按照模块化教学改革要求,以茶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组织本系教师并引入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共同编写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材。同时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与重点教材优先选用,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在建设期内力争出版1部在省内有一定影响且水平较高的特色教材和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

3)进行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立足点,以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参照,高起点进行课程建设。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重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梯队建设相辅相成,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实现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1门校级一流课程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力争再培育省级一流课程1门,通过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5.抓好教风、学风建设

1)重视实践能力考核。在“理论+实验+自主学习”综合考核基础上,加大实验成绩考核标准和比例,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强化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抓好学风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3)通过大学生茶艺大赛、茶叶加工技能大赛、茶席创新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修订、完善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文件,使教学过程有章可依。

5)加强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考风建设,全面落实教学检查制度。

6)充分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现代化。

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多方位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6.做好实践教学建设

1)做好校内实训实验室建设

茶学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专业实验室是学生实践环节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无疑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专业方向的细化,现有实验室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因此,计划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力争在学院的支持下,在3年内,通过扩建和新建,逐步建设完成如下专业实验室:茶艺实训大厅(新建),茶叶加工实训车间(扩建),茶叶品质检测鉴定实训室(新建),茶叶审评实训室(新建),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实训室(新建),特色风味茶实训室(新建)。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5-10家院外实习实训基地。双方主要的合作形式包括:

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学生到基地进行认知实习和“2+1+1”企业实训,企业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

双方合作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实习单位可以根据企业目前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具体课题,由实习单位、学院和学生共同组建项目组,定期展开研究、探索解决方案的相关活动。

双方合作开展培训工作。我院教师可为实习单位员工举行针对性地相关培训,同时也可邀请实习单位的工程技术人才不定期来我院兼课或讲座。

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与本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实行优势互补,将更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企业课程引入到教学中。

7.做好专业科研建设

1)鼓励支持教师围绕教学开展教研工作,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为支持老师进行学术活动,院里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各种级别的教研课题。计划建设期内,力争平均每一年度争取主持纵向教研科研市厅级项目和横向教研科研立项1-2项、“十四五”期间主持研究项目5-10项,获授权专利5-10项。

2)加大科研的力度,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带动下,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在20212025年间,用科研经费资助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力争“十四五”期间平均每位教师每年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其中“十四五”期间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7篇,并选派1-2名优秀教师参加有关教学会议,扩大教研视野,掌握教研动态。

3)自主编写专业知识教育模块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专著或教学辅导材料,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出版3本优质教材、专著及教学辅导书。

8.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在全日制办学规模上档次的前提下,将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发展技能鉴定与对外短期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坚持“走出去,招进来”的路子,深入市场为茶叶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培训工种有:茶艺师(中、高级)、茶叶加工工(中、高级)、评茶员(中、高级)等,考试合格发给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2024年底,与相关单位合作,完成茶艺师人员资格培训500人次,在职培训企业员工200人次左右,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200人次左右,完成企业技术服务5-10项。

9.做好对外合作办学工作

1)继续与实习基地探讨办学模式与办学实体,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

2)利用现有资源,开展长期和短期培训,满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

(四)园艺专业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应用型课程质量。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园艺专业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处理好理论与实际、基础与应用、知识与能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园艺课程新体系,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首要是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建立一套以应用型为目标课程教材体系、培养创新思维的外语课教学体系与现代的教学方法体系,并形成一套科学、实用、规范、严格的课程教学制度体系和教学质量检查体系,力争达到“精品课程”的要求带动整个园艺学科课程水平的发展。 在规划期内,争取建设一门校级精品实践/训课程。力争在学校的资助下,完善咖啡品鉴实训实验室,达到国际标准。

具体地说,在基础学习阶段开设通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课;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园艺专业课,专业选修和拓展课;加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大学四年学习期间实践不断。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是核心,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选用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规划期内,园艺应该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以保证课程的持续发展。通过互相听课,磨课,积极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材体系建设,以优秀的教材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园艺植物栽培和产品加工课程群建设;加强实践教材建设,力争自编教材1本。

为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在学院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设1个咖啡栽培、加工教学实训基地。建成后的实践基地应对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的支撑与覆盖率应达到100%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知识性和应用型结合的人才队伍。园艺专业现有教师5人,园艺专业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引进园艺植物栽培、产品加工、育种方向博士人才3人以上,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5人以上,从而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和队伍保障。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国内外进修/访学和学历深造,夯实园艺专业的师资基础;定期召开评课、听课活动;邀请知名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交流访谈,将最新园艺行业动态与就业动向传授给老师和学生;贯彻落实“双师型”、“双证型”教师培养方针,使得教师队伍结构多样化。师资到位后,争取建设1个科研创新团队-热带园艺植物繁育和加工科研创新团队,争取厅级项目2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凝练学术方向,形成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热带园艺科研队伍。